
图片
文/景志祥
01
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十九日,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包围了北京城,此时的崇祯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干不过李自成,在安排了后宫以及子女后,崇祯并没有想着去死,而是选择逃走,盼着将来能逆风翻盘。
据《崇祯实录》记载;崇祯最开始打算从东华门逃走,负责守卫的太监们以为是他们是李自成那边混入城内的内应,所以没给好脸色,领头的太监二话不说就让人将大炮调转个头,对着崇祯一行人开炮,崇祯运气不错,碰上了大炮里没有炮弹,一行人才得以活命。
大难不死的崇祯带着太监一路向东奔齐化门,也就是今天的朝阳门,负责守卫这个门的是大名鼎鼎的成国公朱纯臣,朱纯臣祖上为朱能,靖难名将,南征北战立功无数,封成国公,死后追封东平王。作为老臣,崇祯比较信任朱纯臣的,面对不利局势,崇祯仍希望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。
可不凑巧的是这一天,朱纯臣并没有在城内,而是躲在了家里,朱纯臣的手下没有领到命令,死活不给崇祯开门,无奈的崇祯只能找到朱纯臣家里去,朱纯臣却选择闭门不见。
于是,崇祯试着从南城走,但此时的大顺军已经占领外城了,就算从南城能顺利逃出去,也走不远,最后,崇祯将目光锁定在北边的安定门,可这次崇祯运气着实不怎么样,安定门的大门是锁着的,负责守卫的人不知道去了哪儿,单靠崇祯和几个太监,根本打不开这道门。
而眼下的紫禁城,三座城门已被大顺军占领,另外四座城门也都是大顺军在攻打,剩下的两座城门,一个打不开,另一个根本不给崇祯开门,无路可走的崇祯,只能退回到了南宫,并遣散了大批太监。
临死之前,崇祯还是努力了一把,他穿上龙袍在紫禁城前殿,亲自敲响了大殿的铜钟,想以此召集百官,可钟声响了一遍又一遍,前殿却始终空荡荡,满朝文武百官无一人前来。身为帝王的他并不明白,山河破碎,家国飘零,人心早已散了,单靠一个皇帝的身份是收不回来的。
而在此时,城外的李自成一直等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,终于坐不住了,数十万大军开始攻入了紫禁城,仓惶之中的崇祯在太监王承恩地搀扶下出神武门,逃到了紫禁城后面的煤山(今天的万岁山),由于跑得太急,他左脚的缎面皂靴也跑丢了,只能赤足踩着煤山的碎石一路狂奔。
最终在煤山东坡的一棵歪脖老槐树下,崇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,死前在衣服上写道:“朕凉德藐躬,上干天咎,然皆诸臣误朕。朕死无面目见祖宗,自去冠冕,以发覆面。任贼分裂,勿伤百姓一人。”
陪伴他的,唯有太监王承恩。
这个忠心耿耿的太监在崇祯死后,也以自杀的方式,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。
02
堂堂皇帝吊死在煤山,皇宫里的太监、宫女,包括在外努力攻城的李自成一无所知。
天大亮后,负责防守宣武门的太监王相尧开门迎降,正阳门、朝阳门的守官也相继打开了城门,北京城全部落入了李自成的手中,志得意满的李自成走了皇宫,开始让人寻找崇祯,找了一圈都没发现崇祯的踪影,按照他的思路来看,他认为崇祯必然是逃走了,至于逃到哪里去,这个就不得而知了,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,李自成询问手下接下来该如何是好,手下给出的意见花重金寻找。
“伪尚玺卿黎某进曰:此必匿民间,非重赏严诛,不可得。今日大事,不可忽也。乃下令献帝者,赏万金,封伯爵;匿者夷族。刘宗敏、牛金星出示,仰明朝文武百官,俱于次旦入朝。先具脚色手本,青衣小帽,赴府报名,愿回籍者,听其自便。愿服官者,量才擢用。抗违不出者,罪大辟。藏匿之家,一去连坐,禁民间讳自成等字。贼先差人赴五府六部,并各衙门,令长班俱将本官报名,因此无一人得脱。”——《明季北略卷二十·李自成入北京内城 》
从这段话记录我们可以看到,为了找崇祯,李自成费了不少功夫,可结果是一无所获。
时间只是往前走了两天,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忙着给新主筹划登基仪式,谁也没在意逃走的皇帝,仿佛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过一般。
直到一个宫内的太监在为新主的登基典礼打扫落叶时,一路扫到了煤山(亦称万岁山,今景山)),才发现了已经死去了的崇祯和王承恩的尸体。
谁也没想到崇祯的结局竟是这么直接,但这个结果却让李自成松了一口气,他让人把崇祯尸首抬下了煤山,与周皇后的尸首一起在东华门示众。
围观的人众当中,不少人是崇祯一朝的官员,而在众多的官员当中,唯独襄城伯李国桢“泥首去帻,踉跄奔赴,跪梓宫前大哭”。大顺军将他抓住见李自成。他“以头触阶,血流被面”。李自成劝李国桢投降。李国桢说:让我投降必须答应三件事: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发掘破坏;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;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。李自成一一答应。最后,在李自成的指示下,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才被装殓、放进了柳木棺材并以“帝”礼下葬,以“王”礼祭祀。但这件事却没有一个官员上来主持,史载:“百官无一执绋者”。
03
相比安葬这位亡国之君,这些臣子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,经过一番推诿后,这个苦差事落在了昌平州基层官员赵一桂的身上,可安葬帝王是要大笔钱财的,大顺朝廷才刚建立,根本就没这笔钱财,不得已的赵一桂,只能靠昌平、延庆一带的乡绅、百姓一起凑了这笔安葬费,一共“三百四十千钱”,“督工四昼夜”,就这样上吊自杀半个月后,崇祯和周皇后的尸骨才得以葬入当时已经先逝世的崇祯的爱妃、田贵妃墓中。送葬的队伍当中,唯独李国祯徒步随行,葬礼结束后,他在帝后寝前悲痛自缢。
回望这半个月,崇祯可谓是尝遍了人间苦楚,从惶恐到绝望,最后到绝然,他宛如一个历史的囚徒在牢笼之中四处奔波,四处冲撞却苦苦找不到出口。
最终以“君王死社稷”的方式为延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画上了一道带血的句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北京股票配资网,明利配资,配资公司100强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